10月18日上午集团公司党委组织全体党员赴南京进行为期三天的学习教育活动。到达南京后的第一站是参观中山陵、灵谷寺;第二站是参观南京卷烟厂、云锦研究所、雨花台、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十里秦淮河风景区;第三站是参观总统府。在这三天的参观学习里,使我影响最深、教育最大的是参观雨花台烈士陵园。在这里,我对其他的参观后的感想不说了,就关于参观雨花台烈士陵园概况说一下。
当我们到达雨花台的北大门,呈现在眼前的是会聚着绵绵不尽的烈士就义群雕。
雨花台烈士陵园,建在高约60米,长约1000米的一座松柏环抱的凤台岗上,相传南朝梁天监六年(507年)金陵城南门外,高座寺的云光法师长在石子岗上设坛讲法,说的绝妙而生动,感动了上苍佛祖,刹那间天空落花如雨。“雨花台”便由此而得名。从此以后岗上盛产的五彩鹅卵玛瑙石被称为“雨花石”。1979年北殉难处烈士就义群雕就坐落在此,群雕高10.3米,宽14.2米,后5.5米,重1300吨,由179块花岗石拼装而成,是我过目前最大的花岗岩群雕,该群雕着重刻画了烈士的面部表情,为的是缅怀先烈,启迪后人。雕像周围的松柏常青,象征着革命烈士的忠魂永垂不朽。
两侧的环陵路直通雨花台主峰。在拾级后上的台阶中间,鲜花争艳而开,为先烈铺开了生的道路,先烈永远铭刻在后继人的心中。主峰上耸立着一座4.23米的石碑,碑身正面镌刻着邓小平亲笔题写的“革命烈士纪念碑”七个金字。
革命烈士纪念馆,记载着1927——1949年在雨花台及南京地区牺牲的革命烈士英雄事迹,馆内每个触目之地都让人心痛,悲愤之情溢于言表,被挖掘出死难者的森森白骨置满了展柜;还有好多图片资料展现了侵华日军当年对南京的兽行。这段耻辱的历史,决不能忘记。

革命烈士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不惜抛头颅撒热血,他们那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顽强的革命斗志和不惧艰难、勇于牺牲催人奋进的奉献精神是我们继往开来的精神驿站,永远激励着我们。我们党员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及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坚持实事求是,站在新的起点,为全面建设美丽的幸福生活而努力。雨花台——永远的丰碑。 |